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王思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16日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作品獲獎。本屆茅盾文學獎評獎有什么特殊意義?評獎機制如何進一步完善?評獎過程如何保證公平公正?中國作協副主席、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副主任李敬澤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體現從“高原”邁向“高峰”的努力和成就
問:作為我國具有最高榮譽、備受關注的全國性文學獎項之一,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具有什么特殊意義?
答:本屆評獎的范圍是2015年至2018年,參評及獲獎作品體現了中國文學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指引下,深入生活,潛心創作,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從“高原”邁向“高峰”的努力和成就,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問: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本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的范圍和條件。
答:本屆茅盾文學獎評獎范圍為2015年至2018年間在中國大陸地區首次成書出版的作品。參評作品須為成書出版的長篇小說,版面字數13萬字以上。用少數民族文字創作的長篇小說應以其漢語譯本參評;多卷本作品應以全書參評。
問:請您介紹一下本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過程。
答:本屆評獎由三個階段構成,第一個階段是參評作品征集、審核和公示,3月15日評獎辦公室發出參評作品征集通知,4月30日參評作品征集截止,評獎辦公室經過整理、審核,初步認定共有234部作品符合《茅盾文學獎評獎條例》規定的參評條件,5月15日起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公示。
第二個階段是評委閱讀,中國作協書記處組建了評獎委員會,62位評委接受聘請并自5月15日開始各自閱讀參評作品。
第三個階段是評委會集中評審,評委們在兩個半月各自閱讀的基礎上進入集中閱讀、深入討論階段。7月30日,評委會在北京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始為期18天的認真閱讀比較和深入討論交流,8月12日評選出10部提名作品,同時向社會公示。在此期間評委會繼續進行深入討論,最終通過第6輪投票,于8月16日上午產生了5部獲獎作品,經中國作協書記處審核批準,向社會公布。至此,第十屆茅盾文學獎評獎正式結束。
不斷完善評獎機制褒獎優秀作品
問:中國作協近年來多次對幾個文學獎的評獎條例進行修訂,不斷完善評獎機制和評獎程序,與以往相比較,本屆評獎的指導思想和評獎標準有沒有什么新的變化?
答: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對本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條例進行了修訂,同時在以往評獎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修訂了評獎細則。評獎條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褒獎體現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思想和藝術高度的優秀作品。
評獎標準也作了相應修訂。茅盾文學獎評獎堅持思想性與藝術性統一的原則。獲獎作品應有深刻豐富的思想內涵,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展現中國精神。對于深刻反映時代變革、現實生活和人民主體地位,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作品,尤應予以關注。評獎注重作品的藝術價值,鼓勵題材、主題、風格的多樣化,鼓勵探索和創新,鼓勵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作品。
多項舉措確保評獎公平公正
問:本屆茅盾文學獎的評委是如何產生的,擔任評委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答:本屆評獎委員會同過去兩屆一樣由62人組成,其中32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作協和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各推薦一名符合條件的人選,由中國作協書記處審核聘請,另外30位則由中國作協書記處直接聘請,所有評委都是以個人身份參加茅盾文學獎評獎工作。
問: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學界和社會各界對文學評獎的關注不斷增強,規范評獎、樹立良好評獎風氣成為普遍期待。本屆評獎采取了哪些舉措來確保評獎的公平公正?
答: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對于確保評獎的公平公正,保證評獎的風清氣正高度重視,一方面在評獎條例和評獎細則中對評獎紀律、從評委回避要求到評獎工作中的具體紀律要求都作了明確規定。與此同時,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也專門成立了紀律監察組,全程對評獎工作進行監督,確保評獎工作程序合規、風清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