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明沃土 凝聚奮進偉力——貴州省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構筑精神新高地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
“‘紅飄帶’運用數字科技,生動展現長征途中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讓人身臨其境,實在是太震撼了,而且非常有教育意義。”“新時代的我們,要把紅旗一直扛下去。”自10月底貴州“紅飄帶”面向公眾開放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各行業紛紛組織黨員干部前往觀看體驗。
場館內全域行浸數字演藝《紅飄帶·偉大征程》和《紅飄帶·多彩飛越》,集合AI虛擬交互、虛擬現實技術、三維聲場等最新科技手段,以數字化全景再現長征途中的人物和事件,為現場的黨員干部上了一堂震撼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紅飄帶”也成為貴州省將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團結奮斗、干事創業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載體之一。
筑牢精神內核,激昂奮進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視察貴州時強調,結合新的時代特點發揚革命傳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8年后,習近平文化思想關于“七個著力”的具體要求中,“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做好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貴州省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厚植文明沃土,凝聚奮進力量,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構筑精神新高地。
注重主流價值引領
偉大的精神是時代的旗幟,是干事創業的支撐,是跨越發展的動力。
“大力培育和弘揚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的精神。”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代表團討論時的殷切寄望,進一步明晰了新時代貴州精神的定位和內涵,成為全省干部群眾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寶貴財富,最大限度激發起實現趕超跨越發展的熱情、干勁。
以精神指引,用榜樣帶動。
在“排雷英雄”“時代楷模”及“八一勛章”獲得者杜富國的家鄉——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村“兩委”專門建了一間杜富國榮譽室,通過展示杜富國的先進事跡,號召當地黨員干部及青少年學習英雄精神、發揚英雄文化。
“在基層工作,要有杜富國那股忠于使命、英勇無畏的勁,為百姓謀福祉,真干實干努力干。”大家紛紛表示,杜富國“讓我來”的精神,已成為埋頭苦干、創造新績的精神動力。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貴州省充分用好紅色資源,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深化“四史”宣傳教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越來越多的先進榜樣不斷涌現。黃大發、姜仕坤、文朝榮、鄧迎香……一批批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時代楷模”“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在新時代彰顯著榜樣引領的力量。
截至目前,貴州省已組織開展八屆貴州省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共獲評全國道德模范11名、全省道德模范337名、“中國好人”463名、“貴州好人”2032名。自2022年以來,貴州省共評選“新時代的貴州人”先進個人174名、先進集體10個。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貴州從奮力沖出“經濟洼地”到努力構筑“精神高地”,精神的偉力振聾發聵。
文明實踐有力度有溫度
“黨的光輝二十大,凝心聚力斗志昂,擼起袖子加油干,踔厲奮發勇向前……”初冬,在惠水縣西南村文明實踐站,布依族村民自編的快板聲朗朗上口,一場主題為“布依山歌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 少數民族匯聚感恩小屋銘黨恩”活動正熱烈進行,現場干部群眾互動頻頻。
傳思想、學理論、種信仰、育新人。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構建美好精神家園,貴州省各地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作為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主陣地,目前已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
圍繞讓文明實踐實起來、文明創建融起來,貴州省不斷提升群眾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干部群眾“四個自信”進一步增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貴州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貴州紅色文化、陽明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融合推進,相繼推出《大學生村官》《湄水長歌》《天渠》等一系列接地氣、增底氣、注生氣,“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不斷培育和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凝聚起新時代貴州力量。
——讓文明之花競相開放。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層面文明行為地方性法規《貴州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推動全省精神文明建設進入法治化推進階段,為全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貴州探索”。出臺《貴州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修正案》,進一步倡導文明行為,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網絡精神文明建設持續加強,創新舉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主題活動等,精心打造貴州省網絡文化節、“黔網幫”網絡公益工程主題活動等品牌。
——自2021年以來,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五大創建”活動力度持續加大,制定印發“五大創建”評選管理辦法,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水平不斷提升。
志愿服務彰顯獨特“文明之美”
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
“志愿服務是一種愛,更是一種承諾和實踐。”20年前,在北京工作的王吉勇成為一名志愿者,通過搭建公益平臺籌集的資金,為家鄉貴州開展助學、學校援建、圖書室捐建等公益活動。
20年來,已然46歲的王吉勇始終堅守初心,并回到貴州,全職從事公益事業。他的團隊也逐漸壯大,并將公益事業的發展方向調整到環保領域,“我會發揮自己作為省級‘青清河’保護河湖志愿者和‘小林長’志愿者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動員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隊伍。”
近年來,全省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志愿服務新路徑,拓展志愿服務新領域,志愿服務建設邁出新步伐。
——出臺《貴州省志愿服務辦法》,制定《關于推進貴州省志愿服務新高地建設的實施意見》等“1 7”指導性文件,積極爭取全國志愿服務項目孵化基地落戶貴州。
——全力打造貴州省志愿服務文化研究中心、項目孵化中心、教育展示中心、信息中心四塊陣地,編輯出版《志愿服務指南》《志愿者心語》《貴州志愿者雜志》。
——通過舉辦項目大賽、展示交流活動、專業培訓,不斷提升志愿服務隊伍能力和水平。
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戰場,青年脫貧攻堅夜校、“智富行動”“春雨工程”等一批志愿服務項目深入實施;圍繞“大生態”戰略行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保護母親河”“貴州生態日”等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理論宣講、社會治理……在貴州大地上,到處閃爍著志愿者身影。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目前,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達888萬人,志愿服務組織4萬余個,志愿服務項目46萬余個,志愿服務時長達2.08億小時。志愿服務已經成為新時代推進貴州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力量。(供稿:貴州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