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鎮干凈整潔的石板路。于光龍 攝
湖南湘西自治州永順縣芙蓉鎮是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遠山如黛、近水含煙,青石板街見證時光悠長,臨崖而建的土家吊腳樓承載著無數鄉愁濃情。近年來,芙蓉鎮以文明創建為抓手,推動旅游資源和人文景觀深度融合、生態文化與精神文明有機結合,以文明景區留住鄉愁記憶、以文明實踐引領土家新風、以文明元素助推產業發展,實現了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協調發展。
芙蓉鎮景區瀑布灣。于光龍 攝
文明景區留住鄉愁記憶
進入芙蓉古鎮,“全國文明村鎮芙蓉鎮歡迎您”的標牌鮮花環繞、十分醒目。
作為久負盛名的旅游小鎮,“文明”是芙蓉鎮健康發展最重要的底色。芙蓉鎮始終堅持以精神文明創建為工作賦能:成立文明創建工作專班,突出民族特色制定創建方案,圍繞“文明景區、鄉愁記憶”定位統一古鎮風貌,全面規范清理整頓市場亂象,推動從外在形象到內在氣質的全面文明;設置文明旅游志愿服務臺,加強導游、景區工作人員、酒店服務人員培訓和群眾宣傳引導,以優質旅游環境樹立芙蓉古鎮好形象,將群眾文明行為固化為人文景觀,將鄉愁變成眼前信步可觀、駐足可賞的現實圖景,讓人們的鄉愁情愫憑欄可依。
文明實踐引領土家新風
芙蓉鎮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路徑,按照“五有”標準,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2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鎮村全覆蓋,吸收志愿者3000多名,組建宣傳宣講、文化旅游、義務消防、治安巡邏、巾幗等志愿服務隊84支。文明實踐志愿者在田間地頭講理論政策、講文明新風、講農業技術,在群眾家中做小事、做實事、做好事,在村、社區開展文明評選、道德評議,在家門口幫助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向群眾送文藝、向游客展演“土家擺手舞”“打溜子”等民族文化,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運用“講、做、評、幫、演、慶”“六藝”,讓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新風尚變成自覺行動,以文明實踐豐富新時代鄉愁內涵,讓游客在這里尋找到“詩和遠方”。
芙蓉鎮科皮村文化活動——猜字謎。芙蓉鎮科皮村供圖
志愿服務組織助推了移風易俗。土家族地區傳統上結婚重彩禮、喪葬重場面。為破解這個難題,芙蓉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面建立紅白理事會,提倡紅白事簡辦、抵制大操大辦,大大減輕了群眾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
文明元素助推產業發展
芙蓉鎮科皮村獼猴桃豐收。于光龍 攝
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在外務工的芙蓉鎮新城社區居民石輝果斷回鄉開設了一家制茶作坊,短短兩年時間,已從加工制作本地茶葉的小作坊,發展成制茶技藝展銷一體的文化場館。“4月18日,剛給一位游客發去20斤茶葉。”石輝說,不少游客都成了回頭客,自己的“口袋”現在在家門口就鼓起來了。
永順縣芙蓉鎮科皮村將通過打造高端民宿和田園綜合體“出售”風光和鄉愁,凝聚了文明的鄉愁正在成為芙蓉鎮的新一輪增長點。
目前,芙蓉鎮內310余家賓館民宿、330余家大小飯店生意紅火,全鎮文化旅游帶動農業產業惠及芙蓉鎮千家萬戶。(圖文供稿:湖南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