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中國文明網
安徽省宿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在訪談現場。中國文明網 賀子桓攝
記者:我們都知道宿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非常厚重,歷史上出了很多的名人。我們現轄的四縣一區也是各具特色,今天借此機會請楊市長來給我們網友介紹一下宿州的城市特色。
宿州三角洲公園。宿州市新汴河景區管委會供圖
楊軍:好的。正像你說的,宿州歷史厚重,人文薈萃。作為一個宿州人,說起到這一點,我覺得非常自豪。宿州早在兩千多年前應該是我們中華民族發源的時候十分活躍的地方,那個時候人口密集,社會活動也非?;钴S。幾次決定中國歷史命運的重大戰爭都在這里發生,不少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也在在這里上演,可以說是好戲連臺。比如說大家耳熟能詳的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發源地就在我們宿州的大澤鄉。再比如說楚漢之爭,劉邦、項羽爭霸決勝的地方,叫垓下之戰,就是在宿州市靈璧縣垓下遺址。四面楚歌、霸王別姬等歷史故事傳唱著當年英雄人物的悲歡離合。近代淮海戰役的決戰也是在這里展開的。
淮海戰役總前委合影留念。宿州市蕭縣宣傳部供圖
宿州也是人文薈萃的地方,從這里走出了很多中華民族的杰出人士、文化上的名人。比如說白居易在這里生活過,蘇軾也在這里生活過,更早的還有嵇康等竹林七賢。另外我們這個地方有文化的傳承,受中國傳統文化如書畫藝術、文字藝術的熏陶,這里文化底蘊非常厚重。
宿州令我們引以為豪的是,自古物華天寶、物阜民豐,向來以特產享譽天下。近代以后到現在還有一個很自豪的想跟網友推薦的,到了宿州保證你有新鮮感。我們碭山縣有一個百萬畝連片的梨園,這個被列入基尼斯世界記錄了。每到春天梨花盛開的時候,那就是一片花海,非常的壯觀,非常的美。若趕上那里舉行馬拉松賽和馬術比賽,人和馬穿行在梨花里面,是非常美的景象。
宿州碭山千畝梨園。宿州市碭山縣政府辦供圖
記者:2018年2月,宿州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稱號,相當于獲得了創城的一張寶貴的入場券。
楊軍:是。
記者:您怎么看待這個入場券?
楊軍:這張入場券對我們宿州650萬老百姓而言,包括我也作為其中一員,這是非??粗械?。我們提出來舉全市之力要“三年創城、首創首成”。這項工作的任務是非常繁重的,提出這個目標我們也是下了決心的,覺得必須咬緊牙關干好。所以我覺得創城開展了以后,有兩個方面給我們帶來巨大的變化。
物的方面就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基礎設施,一些背街小巷,一些菜市場,一些交通秩序、道路輔助設施,一些公交、供水、供氣、供電,大家按照文明城市的標準拿過來一對照,我們發現這方面還應該補很多事情。
當然我們要量力而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發展也有它的規律,起碼我們把路修一修,把背街小巷衛生打掃打掃,垃圾弄一弄。另外過去大家不太關注的細節,什么“牛皮癬”、小廣告,有些不太文明的占道經營、出店經營,這個只要把道理說清楚了,大家都會響應的。
文明交通,禮讓行人。宿州市文明辦供圖
除了這個以外,人的文明行為和精神氣質的變化,這個也是看得見的。舉一個小例子,比如說我們號召大家過馬路,一定要看紅綠燈(行人),人跟車之間的關系,車輛一定要禮讓行人?,F在老百姓通行的做法,在宿州市民里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了,大家習以為常了,就是車讓人、人快走,最后點個贊,大家互相很良性地互動一下,致個謝,所以這個城市就顯得很溫暖。
記者:像您提到的機動車和行人之間的摩擦是每個城市都有的,它是創城的一個痛點和難點。我在宿州的文明網上也看到了一個《宿州文明20條》。
宿州文明20條。宿州市文明辦供稿
楊軍:對,20條。這20條大多數都是老百姓生活中間的一些小事情,牽涉到大家出行,在公共場所一些行為、一些言談舉止、一些衛生等等。第一個這并不復雜,第二個也是很接地氣,第三個只要是習慣養成以后很快能形成一種風氣。大家如果都這樣做了的話,養成這種習慣并不難。
歸根到底,我們想清楚文明創建這件事兒,首先是我們這件事為了誰?是為了老百姓。依靠誰?人民是主體。沒有老百姓的廣泛參與和那么高的熱情,這件事情是根本做不成的,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動力。
文明社區。宿州市文明辦供圖
記者:近年來,宿州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比如說大國工匠許啟金,勵志女孩李娟,我們怎么在創城的過程中發動這一批人?因為他們是有正能量的人,去帶動我們大家一塊創城。
楊軍:剛才你提到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代表我們宿州市民水平的、道德高地水準的這些楷模們,實際上是標志了我們宿州這塊厚土培養出來的文明道德上的高度。
可能大家在網上都能看得到許啟金,他是我們多年的老先進、老典型,從一個普通的電工成為一個大國的工匠,為了我們經濟社會的發展,他鉆研業務,而且成立了工作室,帶了一大群徒弟,而且得到大家的公認,品德非常高尚。
說到李娟,我要給你介紹一下,李娟是非常讓我感動的一個女孩。她是碭山縣一個農村的女孩,患了一種病,脊椎的空洞癥,從脖子以下都是沒有知覺的,是高位的癱瘓,所以非常痛苦的,只有脖子以上能動,手和四肢都是沒有知覺的,常年臥床。即使這么一個情況,這個女孩讓我感動的是她這種勵志的精神,她自強不息,頂著這么大的困難,這么不利的條件,她通過電商,用嘴叼著一支觸碰筆在手機上開網店,用電商推銷碭山的水果,自己脫貧了,增加了收入,還帶動了一大批的貧困戶脫貧,她是一個非常勵志的典型。我們以她為原型拍了一部地方戲,叫《春風化雨》,在北京、合肥、宿州,特別是在我們的基層,在各個鄉、鎮、村巡演,反響非常強烈,每一場都是爆滿,而且很多觀眾都被她感動得留下了眼淚,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事跡。
記者:我想您在創城過程中也經常深入一線基層去調研,從創城到現在調研過多少次您算過嗎?
安徽省宿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軍分享創城感受。中國文明網 賀子桓攝
楊軍:準確的記數應該十次左右,專門開的會應該也在十次左右,因為平時做其他工作的時候,附帶著把文明創建的工作一起統籌安排部署,這個就沒法計算了。領導的推動是一個很重要的抓手,因為統籌推進工作的時候總會有一些難點、痛點、焦點問題,有一次我去調研,老百姓就反映,這個地方沒有一個很好的購菜場所,大家都是自發的去馬路市場,既不衛生,又不清潔,也不安全,而且管理也不便。跟區里面商量,區委區政府就同時規劃了興建一批菜市場,解決市民買菜難的問題。這些事情都是黨委政府應該做的事情,責無旁貸的。
記者:今年也是新一輪創城工作很關鍵的一年,我們宿州有哪些打算?
楊軍:今年大家鼓足干勁,我們自己叫最吃勁的一年,2019年我們大量的工作要在這一年完成。我們叫“1+2+N”,1就是文明創建的總的目標,2就是一個文明體系測評的標準,還有一些申報材料,這都是規定動作一定要做的。最后的N是我們的重頭戲,所謂的N就是圍繞著具有宿州特色的文明創建,把它細化分解為一個一個的責任、目標、工程,把它分解出來。第一批我們分解了30項,這30項工程排了一下,隨著工作的推進,會不斷確立一些階段性的目標,不斷地推進這項工作。
說到這,我想借文明網,也向中央文明辦和全國關心、支持宿州的同志們,向大家表一個態,我們信心百倍,一定不負眾望,一定讓我們古老的城市煥發新機,一定不折不扣、不降成色地把宿州創成全國文明城市。
記者:感謝市長由衷的創城的心聲。謝謝市長接受采訪,謝謝。(記者:黨建 攝像:高晟寒 林和 剪輯:趙洋 監制:劉鯤鵬)